3.注重作业设计的针对性 依据教材文体特点或单元要求,有针对性的设计语文作业。《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的学生应会三种实用文章的阅读,即较复杂的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与议论文阅读,那么如何提高三种文体的阅读能力,仅仅依赖课堂上的讲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得感悟还是不足够的,完全有必要通过作业的设计,颇具针对性地进行多次训练方能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初二上册编排了两个单元的说明文,学生重点学习此类文体后老师即可结合说明文文体特点设计相关的训练题,题中突出学生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说明顺序的推断,说明方法的辨识及作用理解,最后是对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的品味。多次的训练能够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不断提升了说明文的阅读能力,也更好地促进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4.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借助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语文作业为桥梁,激发学生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学生学习了古诗文,尤其写山水美景的诗词文赋,例如《天净沙·秋思》、《答谢中书书》等诗文,可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配画。在我们的实验课“展示提升”环节中,若抽到“我是朗诵家”的方案后,小组成员可通过课前上网查询适宜的音乐,为小组的诵读配乐,以达到更好地朗读效果。再如,学习了《化石吟》后,让学生可以请教生物老师或看专题片或查询资料,完成一次介绍恐龙或其他古生物的短文。不仅仅是语文与美术、音乐、生物课的联系,还涉及其他很多科目,又如政治、地理等学科。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完全可以结合地理知识绘出解放军三路人马进军路线图,标出重要渡江地点,以此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学习七下第一单元成长篇,可以让学生联系政治课上老师讲授的中学生成长中应正确面对烦恼谈自己的认识。总之,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跨学科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又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起学生对语文作业的浓厚兴趣。 5.注重作业设计的创造性 利用思维风暴,开启学生智慧,增强其对语文作业的创造性设计。新课标在教学理念上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而倡导探究式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常规性思维的基础上以新异的、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除了在课堂中开展多种思维风暴式的游戏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使其思维变得灵活且大胆有创意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作业设计这片园地展示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比如,学习了《喂,出来》,可以让学生按照情节的发展为文章大胆续写,更加突出作品主题:人类唯有保护自然,才不致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把作业设计作为增强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切入点,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有趣、面向全体、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不断地关注,不断地探索,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3]曾庆春.好教师必学的5项教育新思维.陕西师大,2008年5月. [4]毋小利.从语文新课标的总取向看新教材的练习系统设计[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